close

 
   六月,在決定是否參加西藏義診時,由於日期剛好卡到第一階段國考,所以,跟爸媽起了點小爭執。

 

 

    「為什麼不好好的準備國考?要參加西藏義診?」媽媽說

    「國考,之後再考就有了。但去西藏義診的機會,以後很難有。」我回答

    「好吧!要去,你就去好了!」媽媽語氣中帶著些許的無奈

 

    「有高山症怎麼辦?高山症發作起來有時候是很嚴重的。」爸擔心地說

    「只要事前多運動,按時吃預防高山症的中藥,應該就會沒事的。」我硬著頭皮回答,但其實知道再怎麼預防,還是可能有高山症發作的風險

 

 

 

      那段跟爸媽的對話依舊清晰,但我也知道父母與小孩的戰爭大多是小孩會贏。所以,我輕輕地反叛了爸媽,還是去報名了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不想要把在後中最後一個暑假(應該也是人生最後一個),花在準備國考。至於高山症,我想只要事前好好練跑及游泳,應該沒什麼大礙。

 

      今年是學校第一次到藏區義診,很多狀況不清楚也無法預則,像是當地的疾病種類、風土民情、交通、氣候、高山症……等等。所以,我與其他十二位夥伴們,在六七月時,很努力的一起準備義診所需物資、跑義診流程及演練衛教,並且開會討論在西藏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,該怎麼解決。目的是盡我們所能的把事前準備做到最完善,以應付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。記得,出發前兩天,大家一起去元保宮拜拜。在神明面前,所有人持著香,訴說著自己的希望。看著大家虔誠的眼神,讓我內心很篤定,覺得:「此次西藏義診團,即使末知的,比已知的多很多,但只要大家同心,相信不管遇到什麼困難,都一定會如我們所願的解決。」





      七月十七日,一行人從清泉岡機場出發,在香港轉機到成都。抵達成都之後,迎接我們的,是三天難以想像的舟車勞頓。為了預防高山症,我們選擇乘車上西藏而不是搭飛機,因為這樣才能讓身體慢慢適應氣壓的變化,避免高山症的發生,若是搭飛機,劇烈的氣壓變化可能會導致嚴重的高山症。但是,當初想像不到的是,從成都坐車到目的地—佐欽,是如此的辛苦。

 

      三天,一天十小時,一台吉普車擠七個人,共四台。道路不是坑坑洞洞,就是泥濘不堪,鮮少有平整的路面。我們人坐在車內,搖晃的程度,像在坐雲霄飛車。下過雨的路面積滿了泥水,所以看不見坑洞的深度,照理說是閃過坑洞就行了,但坑洞星羅棋布,又怎麼可能可以每次都避開呢!這時候就精彩了,當車子高速的滾過坑洞,重力加速度的結果,是避震的彈簧被擠到最極限,隨之而來的,是極大的反彈力道,全車的人被往四面八方震飛。有些人,頭頂到車頂;有些人,頭撞到玻璃;更有些人,是兩人互撞。一路上,哀嚎之聲此起彼落,骨頭開合之聲,更是沒停過。唯一能稍作喘息的,是短暫的午餐時間及路邊停車上廁所,當然廁所就是那美麗翠綠但又廣闊得令人害羞的山野自然。

 



       經過三天的拔涉,當抵達佐欽寺招待所,看到溫暖舒適雙人房的那一刻,敬仁跟我情不自禁的抱在一起歡呼:「終於到了!終於到了!」 



      到了佐欽(海拔約3800m),由於氣溫變化大(10℃~25℃),又經常下雨,濕度高,再加上暈車的後遺症,有幾位團員,開始出現較嚴重的高山症—嘔吐、頭暈目眩、劇烈頭痛……等等,其他多數的團員也都有輕微的高山反應。所以,帶隊的張老師及曾經待過佐欽的王老師不斷地提醒我們,要多休息,並且放慢所有的動作,包括走路、說話、吃飯,甚至連情緒起伏也不宜太過,要讓身體處在一個較為平靜的狀態,減少耗氧,才不會因為身體在高山上無法有效率的使用氧氣,而產生高山症。所以在佐欽的第一天,是沒有排任何行程的,唯一要做的事就是—休息。

 

     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飯後,大家就往五明佛教學院的法會會場前進,全體人員要一起順時針繞行會場三圈,祈求開工大吉、一切順利。祈福完後,為期六天的義診就正式開始了!第一天義診,難免有點手忙腳亂,好險有經驗老道的廖醫師指揮全局,妥善安排並指導每位同學的工作細節,大家才漸漸上了軌道。我們一天大概幫50~60個病人服務,疾病的種類很多,從胃痛、頭暈、四肢無力、婦科等內科疾病到摔傷肩膀脫臼、野狗咬傷,種類繁多。而待在針傷組的我,最常遇到的就是腰痛及膝蓋痛,可能是因為偏遠地區常常需要負重及走遠路,膝蓋跟腰部的負擔比較大,所以常會有症狀出現。不管遇到什麼疾病,我們都在廖醫師的指導下,運用所學盡全力幫患者處理病痛。義診服務期間,還有七位當地藏族少女幫我們翻譯,她們都很有耐心的協助我們跟患者溝通,還會幫我們打雜及整理環境,給了我們相當大的幫助,真的很謝謝她們!

 




        義診的空檔,王老師及樸剎仁波切,帶著我們參觀了幾個佛寺,拜見了幾位仁波切和法王,我們幸運地獲得一些加持及灌頂,還有拿到充滿祝福的金剛結、哈達、甘露丸及壇城沙。在佐欽七天的生活中,除了幫患者服務之外,也與當地的藏傳佛教結了緣,學習到了喇嘛們不同於我們的生活態度及處世哲學。在那邊,身體雖然因為輕微的高山症而不舒服,生活雖然因為義診而忙碌,但受著那邊的氣氛感染,心情卻是平靜的。 


 
      覺得,佛法是直接融入在他們的生活當中,他們講話的節奏、走路的步伐及做事的態度,總是那樣的不急不徐,慢慢的、很篤定的、不慌張的在做每一件事。這樣子的生活方式,除了佛法的影響之外,我想,廣闊的山野美景可能也有點關係。在佐欽,隨處望去,都是大片的綠草原,上面開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花,另外還有高聳又翠綠的山。這樣的美景,讓人無時無刻不心曠神怡。因此,在這麼美的地方中生活,人們不在蝸牛角上爭執,是很自然而然的。這裡的人們,得天獨厚,他們的身體內,修著虔誠的佛心;而身體之外,是廣大無垠的山水。也許是這樣,藏傳佛教才能如此的獨樹一格,每年吸引大批信徒來朝聖  




 

      在走路繞行佐欽的白瑪唐祈福時,有一幕,讓我印象好深刻。樸剎仁波切在走路的時候,好穩好穩,那是一種從內心透射到腳底的平穩,一步一步,無前無後,人在時空之內,卻彷彿又走在時空之外。這一刻,我見識到了一位修行者的光芒及力量,不是靠他的言語、他的作為,而僅僅是從他走路的姿態,就讓我感受到了佛的存在。




      此行,我們去西藏義診,表面上,好像是我們去幫助他們,幫他們解除身體的苦痛;但實際上,是他們幫助了我們,讓我們載著滿滿的「佛」及「福」回來。這就是義診的真諦吧!到一個遙遠的地方去「捨」,然後,帶回來滿滿的「得」。

 

      札西德勒~~~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朱大頭 的頭像
    朱大頭

    朱大頭的Blog -- 健康常維,常維健康

    朱大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